一種鋼鐵精煉工序生產節(jié)奏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統(tǒng)
專利類型:發(fā)明授權申請(專利)號:CN202211472689.9申請日:2022-11-17授權公告號:CN115740383B授權公告日:2024-11-15申請人:中冶南方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地址:430223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開發(fā)區(qū)大學園路33號發(fā)明人:劉善旺; 楊亞雄; 李佳福; 吳皓; 曹宇軒; 黃哲專輯:工程科技Ⅰ輯專題:金屬學及金屬工藝主分類號:B22D11/18分類號:B22D11/18;G06Q10/0633;G06Q50/04;C21C7/00;C21C7/10國省代碼:42頁數(shù):12代理機構:北京匯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劉思敏主權項:1.一種鋼鐵精煉工序生產節(jié)奏智能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S1,通過歷史大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當前到站爐次A鋼種在不同后續(xù)工序下的預計處理時長及轉運時長;S2,根據(jù)澆次計劃獲取同澆次澆序在當前到站爐次A與所去連鑄機當前生產爐次B之間的所有爐次重量;計算包含A到B所有爐次所需要的剩余澆注總時長T1;S3,通過到站爐次A到爐次B的冶煉生產路徑,計算出爐次A到站開始處理的剩余時長以及關閉處理的剩余時長;S4,根據(jù)連鑄、各工序爐次實時的生產狀態(tài),到站時自動計算出真空處理開始的時機,推薦或控制設備開始處理,處理過程中自動計算出真空處理結束的時機,推薦或控制設備結束處理;所述當前到站爐次A與所去連鑄機當前生產爐次B之間的所有爐次包括:RH和/或LF;所述剩余澆注總時長T1包括:A到B所有爐次的處理時長及轉運時長;所述冶煉生產路徑為:轉爐-CCM,或轉爐-RH-CCM,或轉爐-LF-CCM,或轉爐-LF-RH-CCM,或轉爐-RH-LF-CCM;所述S2具體包括: S21,先計算出連鑄機的澆注速度,通過下面公式 ;Sn為連鑄機的流拉速,單位m/min;L1為連鑄機的澆注斷面寬,單位mm;L2為連鑄機的澆注斷面厚,單位mm;P為連鑄機澆注成型的鋼坯密度 kg/m3;W3為連鑄機的分鐘澆注量;S22,然后根據(jù)下面公式計算出剩余澆注總時長T1=(W1+W2)/W3;W1和W2均為都需要到連鑄機進行CMM的所有爐次重量;所述S3具體包括:當冶煉生產路徑為直上鋼種即轉爐-RH-CCM時:T2= T1-T3-T4T8= T1 -T4當冶煉生產路徑為非直上鋼種即轉爐-RH-LF-CCM時:T2= T1-T3-T5-T6-T7T8= T1 -T4-T5-T6-T7其中,T2為RH的剩余開主閥時長,T3為RH處理時長,T4為RH鎮(zhèn)靜時長,T5為LF處理時長,T6為LF鎮(zhèn)靜時長,T7為RH與LF之間的轉運時長,T8為RH的剩余關主閥時長;所述S4具體包括:在到達B前,根據(jù)連鑄機的拉速控制連鑄機前一個工序的終點溫度,所述終點溫度與所述拉速成正比例關系。摘要:本發(fā)明屬于煉鋼生產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一種鋼鐵精煉工序生產節(jié)奏智能控制方法及系統(tǒng),其中方法包括:通過歷史大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RH當前到站爐次A對應的鋼種在不同后續(xù)工序下的預計處理時長及轉運時長;計算包含爐次A到連鑄當前生產爐次B之間的所有爐次所需要的剩余澆注總時長T1;通過爐次A到爐次B之間所有爐次的冶煉生產路徑,計算出爐次A到站開始處理的剩余時長以及關閉處理的剩余時長。根據(jù)連鑄、各工序爐次實時的生產狀態(tài),推薦或控制設備開始處理,推薦或控制設備結束處理。根據(jù)連鑄實時的生產狀態(tài),還可以結合溫度預報模型,控制出站溫度。避免人員疏忽導致的連鑄斷澆事故發(fā)生。該方案自動化程度高,能高效實現(xiàn)連鑄不斷澆,具有廣泛的生產實際意義。
編輯:冶金材料設備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