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交談
其中,IMF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7.4%,較4月份的預測值下調0.2個百分點。2015年,盡管經濟前景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目標,但隨著經濟過渡到更可持續(xù)的增長路徑,預計增長將減緩到7.1%。
“發(fā)達經濟體仍面臨著高水平的公共以及私人債務,阻礙了經濟復蘇。雖然這些負面因素正在逐漸消退,但國家間仍表現(xiàn)出不均衡的復蘇態(tài)勢。新興市場經濟增速與危機前相比有所放緩,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潛在的結構性問題,必須采取結構性改革。與此同時,新興市場必須做好準備應對美國貨幣政策正?;髱淼挠绊??!盜MF首席經濟學家奧利弗路布蘭查德olivierBlanchard在WEO發(fā)布會的開幕致辭中指出。
新興市場面臨兩大挑戰(zhàn)
IMF預計新興市懲發(fā)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在2014年將下降0.2個百分點至4.6%,2015年將升至5.2%。
其中,下修幅度最大的是俄羅斯,IMF將其2014年的經濟增幅由1.3%下調至0.2%,并將2015年增速從2.3%下調至1%。主要原因是俄羅斯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惡化導致經濟活動急劇減速,商業(yè)信心下降,資金大量外流以及投資預計將在較長時間內處于疲軟狀態(tài)。
新興市場以及其他發(fā)展中國家里,印度的經濟增長已經觸底回升,預計經濟活動將隨著選舉后商業(yè)情緒的恢復而逐漸回升,從而抵消雨季對農業(yè)增長的不利影響;巴西金融條件的收緊以及商業(yè)和消費信心的持續(xù)低落抑制了投資并阻礙了消費增長;墨西哥建筑業(yè)的疲軟和美國復蘇的減緩預計將導致2014年增長率低于先前的預測。
布蘭查德指出,展望未來,新興市懲發(fā)展中經濟體主要面臨兩方面的挑戰(zhàn)。
首先是進行結構性改革,以重新平衡經濟并增強潛能。其次是要適應不斷變化的世界環(huán)境。這種變化已經開始。發(fā)達經濟體的復蘇意味著對它們的出口需求增加。在美國貨幣政策正?;馕吨恍┲叭バ屡d市場尋找更高回報的資本將流回到發(fā)達經濟體,這又意味著更緊縮的財務狀況以及更困難的金融環(huán)境。
為應對這些挑戰(zhàn),新興市場國家迫切需要實施結構改革,以提高增長潛力或使增長更可持續(xù)。同時應當允許匯率隨經濟基本面的變化而調整,在必要時還應解決通脹壓力和政策可信性問題,這總體上有助于建立貨幣政策空間。
中國今年經濟增速降至7.4%
IMF預計全球增長從2014年第二季度開始將回升,因為導致第一季度增長疲軟的一些因素如美國的庫存調整將只會產生短暫的影響,而另一些因素將會被有關政策包括中國實施的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預計一些先進經濟體明年的增長將有所增強,因此,2015年增長預測仍維持4%。
WEO報告還指出,中國國內需求的減緩程度超過預期,這是因為當局在努力控制信貸增長,以及房地產活動的調整。中國今年下半年采取了有限的、有針對性的政策措施來支持經濟活動,包括中小企業(yè)稅收減免、加快財政和基礎設施支出以及有針對性地下調準備金率。
IMF預計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7.4%,較4月份的預測值下調0.2個百分點。2015年,盡管經濟前景仍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府目標,但隨著經濟過渡到更可持續(xù)的增長路徑,預計增長將減緩到7.1%。
布蘭查德則表示,住房投資在中國已經出現(xiàn)放緩,并且預計這一放緩趨勢仍將加劇。政府已經通過了一系列針對重點領域的刺激措施來抵消這一點,如鐵路投資和保障性住房建設。近幾個月來信貸流動有所提高,同時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支出,以及改善出口。中國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仍然是如何實現(xiàn)更均衡的增長——減少投資、增加消費。
發(fā)達經濟體應保持寬松貨幣政策
WEO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球增長弱于預期,表明多數(shù)經濟體仍需將提高實際和潛在增長作為優(yōu)先任務。即使是在利率繼續(xù)處于極低水平、復蘇制約因素已經緩解的情況下,發(fā)達經濟體仍未形成強勁的需求增長勢頭。
因此,IMF認為所有主要發(fā)達經濟體應保持寬松貨幣政策,同時改變財政調整的步伐和結構,以支持復蘇和長期增長,最終各經濟體都應逐步實現(xiàn)貨幣政策的正?;?。
庫存的嚴重積壓以及惡劣的寒冬對需求的抑制共同導致美國第一季度經濟增長遠差于任何人的預期,但IMF指出美國的增長將隨暫時性因素的消退而回升。但由于投資復蘇疲軟,這種回升預計只能部分抵消第一季度疲軟導致的全年增長下降。目前預測2014年增長率為1.7%,較此前的預測值下調了1.1個百分點,同時上調2015年經濟預期0.1個百分點至3%。
布蘭查德指出:“貨幣政策正?;乃俣仁敲绹F(xiàn)在面臨的主要政策問題。目前較為合適的計劃是在今年晚些時候退出量化寬松QE政策并在明年中期首次加息。但加息的時間可能會因為通脹和失業(yè)因素做出調整?!?/font>
歐元區(qū)終于迎來了從衰退到復蘇的轉機,IMF預計歐元區(qū)2014年經濟增速為1.1%,2015年為1.5%,比4月份預期上調0.1個百分點。但各經濟體的增長表現(xiàn)依然不均衡,原因是依然存在金融分割狀態(tài)、公共和私人資產負債表受損,以及一些經濟體失業(yè)率高。
“雖然對于歐元區(qū)的經濟預期并沒有太大調整,但數(shù)字掩蓋不了歐元區(qū)國家之間的不均衡,比如我們上調了對德國的預期同時下調了對法國的預期?!辈继m查德說道。
為加強復蘇,歐元區(qū)仍需要對需求和供給兩方面均采取強有力的措施。歐洲國家普遍面臨失業(yè)率過低以及低通脹的問題,因此,刺激需求的政策仍是重中之重。由于財政空間緊張,貨幣政策必須繼續(xù)支持活動。
對于歐洲央行近期實施的負利率等一系列措施,布蘭查德表示:“歐洲央行最近采取的措施非常受歡迎,但對于評估其效果,實在言之過早。如果通脹繼續(xù)維持在低水平,應考慮采取其他措施?!?/font>
IMF指出,“安倍經濟學”Abenomics產生的積極作用開始顯現(xiàn),國內需求強勁,投資意愿增強。鑒于日本第一季度的增長表現(xiàn)強于預期,IMF上調其2014年經濟增長預期0.3個百分點至1.6%。但長期來看,由于日本計劃取消財政刺激,以及增加消費稅對需求的不利影響,預計日本在2015年將減緩到1.1%。